《大国军舰》

第十九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(2/3)

   聂诗雨也很听话,就像是秦涛以前听他父亲的话一样。

    秦涛飞快地吃饭,聂诗雨就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,一直到秦涛把米粉吃得干干净净,聂诗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“诗雨,你的手?”

    “哦,没事,不小心被烫了一下,你们忙,我接着回去复习功课了。”聂诗雨蹦蹦跳跳地走了。

    当太阳逐渐地滑向西边的时候,一辆幸福250摩托车突突突地开了过来,一直开到了船台上,摩托车上的中年人大声地喊了起来:“秦厂长,秦厂长!”

    秦宝山扭过头去,看到了来人:“刘厂长,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?”

    明州钢铁厂的厂长刘明刚,支起来了摩托车,侧腿坐在座椅上,从口袋里掏烟。

    “秦厂长,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,你们拆下来的这些废钢,按照市场价卖给我们吧!”刘明刚一边给秦宝山递烟,一边向他说道。

    当年,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,还属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,只有少数的钢铁厂,根本就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,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,优先发展重工业,所以,对钢材更是有着庞大的需求,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钢铁短缺的情况。

    当时,国家就提出了大炼钢铁的计划,全国都轰轰烈烈地行动起来了,几乎是每个县都有一个炼钢厂,那些土法炼钢的小炉子更是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明州钢铁厂也是在那个时代建立起来的,只不过,由于明州本地出产的铁矿石品位太低,加上工人的水平有限。所以,冶炼出来的经常都是渣子。

    虽然这种副产物是必然的副产品,但是,正常的钢铁厂,出来的渣子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,他们这边,经常是百分之百。

    所以,很长的时间里,明州钢铁厂几乎就处于半废弃的状态了。

    到了八十年代,原厂长的儿子,头脑灵活的年轻小伙子刘明刚,当了钢铁厂的厂长,他大刀破斧地进行了改革,彻底放弃了用铁矿石冶炼钢材,而是直接收购废钢冶炼,然后,又捣鼓了一套钢筋生产设备,生产出来钢筋,给了明州楼板厂。这样一折腾,厂子居然就活过来了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出现了这个奇迹,所以,明州市才认为年轻人有能力,可以带着老企业走出困境。宋伟泽就这样走马上任,去明州造船厂胡乱折腾去了。

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