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末从悍匪崛起》

第135章 徐庶布真正的八门金锁阵(1/3)

    如今,秦风训练出来的这些兵马,军阵在移动的过程中却不会发生阵型松散和混乱的情况,因为这支兵马是用现代队列训练方式训练出来的,兵士们在行进过程中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,有很好的默契磨合度,不论是方阵, 还是圆阵,又或者是其他什么阵,在移动行进过程中都能很好的保持阵型的稳定性。

    在大军军阵移动过程中,保持完成的阵型密集度,不松散,不混乱,而且还能快速转换阵型,这让杨弘、徐庶等人看得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这样的演练结束之后, 秦风把一万一万六千人分成四个部分, 每个部分设一员大将统带,刀盾兵、长矛兵、弓箭手、弩手和骑兵这些兵种配置齐全,人数相当。

    秦风下令让他们互相进行对抗演练,每个军士的兵器顶部和箭头上都裹上布包,布包内有白石灰,被击中的军士身上出现白石灰就意味着阵亡,必须立即主动退出战场,谁作弊,就判定为负!

    这种别开生面的对抗演练看得很多人都大呼过瘾,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战斗场面,但已经是很接近真实战场了。

    秦风、陈到、吕蒙、甘宁、杜松、黄翊、文聘、徐庶等人都一一担任其中一部兵马的领兵将军,互相抽签决定对手。

    这些军士都是统一训练出来,训练的方法都是一样的,因此各部兵马之间的战力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比拼的就是指挥官的临阵指挥能力。

    这一比之下就看出各人在指挥才能上的差距了, 杜松、黄翊最先被淘汰, 紧接着是徐庶和甘宁。

    甘宁本身有带兵和指挥经验,但他第一个就遇上了秦风,以惨败收场。

    徐庶虽然看过大量的兵书,系统学习过军事,但他学的只是理论,并无实际的带兵和指挥经验,碰上带过兵打过仗的文聘,很快就败下阵来。

    陈到和吕蒙都还年轻,虽然跟着秦风已经有一年多了,但在指挥经验上还是相对不足,碰上秦风和文聘,这两人也只有败退的下场。

    要说带兵,文聘的带兵时间比这里任何一人都要长,经验也更丰富,但他对这支兵马的了解比秦风差远了。

    这些兵马训练的操典都是秦风编写的,这里的将校和基层军官都是他亲自训练的,所以他指挥起来得心应手,对时机的把握也恰到好处,比起排兵布阵,挥兵出击, 秦风也不输于文聘。

    文聘在支撑了半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